最近像著了魔一樣
訂下巡迴講座的場次--成了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!
雖然每每翻到九月份的行事曆
都會讓自己捏一把冷汗
但就這樣吧!
也因為如此 害我的"女朋友 男朋友"觀後感 摸到現在才寫出來 =.=
因為雅喆導演 也因為很期待美寶~
從"女朋友 男朋友"上演前就一直很想去看
但如雅喆導演的手法
很多很重的感情都用很輕的手法就帶過去了 但裡面的情感與眼神似乎又是連結的那麼緊密
看完整部電影的感受 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
只是 很多感覺都是要慢慢去感受
最後那當下 串起了雅喆導演在講座內說的
導演說了一句---愛情的終點 是家
家並非只有血緣關係才建立的起來
那樣的感情因為雙胞胎女孩跟阿良之間的感情 讓自己串了起來
從單純的學生時代、熱血抗議到現實的社會
很多東西都似乎變質了
"我們心裡的洞都太大了,大到不知道要用什麼來填補"
阿良愛著的人 美寶愛著的人
都讓自己受苦在其中
" 是唯一那個肯為我吃苦的人"
一句話 困著了幾個人的心與生命
如鏡子般照出了阿良與美寶
有一種莫名的悲哀感
但似乎也證明了他們的愛
反覆看了兩次書
文字裡的阿良讓自己更感受到他的心,也似乎可以理解,他對美寶的貼心、對阿仁的眼光追逐、在抗議會場上與軍官的插曲、與有婦之夫的糾纏
而個性外放的美寶,心卻是最軟的一位,三段的她,都可以感受到因為歲月與時間的過程,讓她所產生的改變,她似乎從開始,就是帶了某種程度的悲哀 ,媽媽的遺棄、對阿良的愛、為了阿仁當一個吃苦的人...只是或許歲月沒有改變的是她對感情的直
三人之中,阿仁應該是最可憐的人,一個曾經勇敢綁布條抗議的他,反照到事業有成的他,真的有一種莫名的可悲。
只是,年輕時的那段歲月,真的很熱血
"如果我們是浪,向海邊起跑,眼淚一樣都從海裡來;如果我們是花,長在同一棵樹上,只是在不同季節盛開"
並蘊含著青春的衝動與熱情,勇敢抗爭,為的是"自由"兩字!
這真的是年少輕狂才能有的快樂!
三個人的糾纏
那句
"是阿改天 我們的改天,不是普通人的改天吧?"
蘊含了多少感情
而美寶的選擇
因為書裡的這段話讓自己理解了
"她要的只是和這個世界的"一個關係",一個不會崩解改變的關係,有了這個關係,她的存在才會有意義"
"很多人一生不懂,或者沒有機會將喜歡變成愛,或者將愛變成了喜歡,或者不會分別"
很慶幸 我似乎有懂...